亞大傑出講座,邀請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演講

談「人形機器人的機會和挑戰」,將改變人類文明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透過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的分享,相信能帶給亞大師生不一樣的啟發。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透過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的分享,相信能帶給亞大師生不一樣的啟發。

亞洲大學20日傑出講座,邀請成功大學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分享「Opportunity & Challenge of Humanoid Robots」(人形機器人的機會和挑戰),吸引許多亞大師生實體和線上參與。王講座教授提到,人形機器人將改變人類文明,與人類形成共生狀態;現在正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關鍵時期,亞大能找到很多機會點投入研究。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18日GTC大會發表專題演講,最吸引人的還是終場壓軸人形機器人「Blue」。黃仁勳誇讚機器人說:「看看你多麼聰明,站到這裡,很好就是那裡。」受到讚賞的機器人還會高興地扭腰擺臀,最後黃仁勳說,「午餐時間到了,該回家了!」宣示機器人將走進人類生活。

蔡校長指出,像是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也曾提到,未來機器人數量會比人類還多,以後將會是人類和機器人共同生活的社會。現在AI在醫療應用的成功案例很多,亞大從15年前開設「半導體產研專班」,已培育上百位高階工程師,畢業後到德國蘋果、美國高通等知名大廠服務。現在醫療AI機器人、無人機、無人機VICON等都是新的產業,邀請到AI相關領域專家王講座教授來亞大,相信能帶給師生不一樣的激盪和啟發。

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指出,人形機器人將改變人類文明。
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指出,人形機器人將改變人類文明。

王講座教授說,「來亞大看到了希望!」亞大一直與時俱進,在蔡校長領導下,廣納全國菁英教師匯集,具有創新精神,相信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也能找到可發展處,應可評估是否投入相關研究。

王講座教授表示,人形機器人應具備的要件就是:有人形、有5隻手指能操作細部動作、能夠溝通等特性,預估在未來5到10年內,人形機器人將會在醫院等領域被廣泛應用,能夠為現在的醫院中護理人員短缺問題,找到解方,另外還能被應用在家庭、工廠等,在教育、研究等領域也十分有潛力。人形機器人的市場潛力巨大,還可能改變人力的文明。

王講座教授指出,目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已在運動、面部表情、搬運等方面有顯著進步;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多人對話、長期記憶等,現在學生畢業後要到醫院工作,必須先取得相關證照,那麼人形機器人在第一線服務,是不是也要考專業證照(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才能從事特定工作呢?

王講座教授說,設計人形機器人必須考慮新製程、知識系統、感知系統等多方面的技術挑戰,機器人還必須具備倫理感、安全感等,避免傷害人類;社會對於機器人的接受度,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大挑戰,需要考量公共感知和就業影響等問題。台灣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潛力,但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產品,應可透過國際合作與投資來加速進程,學術界則可以參與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提供創新和技術支持。無論如何,人形機器人在未來都將進入新的技術文明,在人類生活扮演重要角色。

亞大傑出講座,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左)、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前排右)和實體場教師合影。
亞大傑出講座,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左)、成大名譽講座教授王駿發(前排右)和實體場教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