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據點照顧服務人員備餐的觀念與技巧,並全面推廣

亞大保健系主任李明明(左2)、林慧婷同學(左1),在達觀部落推廣食物分類餐盤,使住民能簡單易懂的學習平日食物分量與營養分配。
亞洲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系,深入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與市府協力經營原鄉地區長者營養設計、食物質地改善的共餐輔導服務,改善據點照顧服務人員備餐的觀念與技巧,將共餐模式在地化、並全面推廣。
亞大保健系主任李明明,帶領林慧婷、李雅琴、朱于晴同學等,到達觀部落大安溪柏拉罕基地文化健康站,提供共餐輔導服務。李明明主任說,該站長輩人數約8至10位原住民,平均年齡76歲,普遍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肌力偏差情況。長期受到地理環境限制、資源問題,導致飲食缺乏多樣性,且因交通、經費不足等因素,經常以他人捐贈食材或當地栽種食材進行烹飪,容易造成蛋白質份量供應不足、較常使用油炸料理、加工品使用過量等情形發生。

亞大保健系李雅琴同學(左),評估長輩上肢活動的能力改善,耐心與長輩交談並觀察行動障礙的問題。
負責食物質地改善料理示範的林慧婷同學,為阿美族身分,也是資深的料理主廚,曾獲2023年亞洲蔬食廚師大賽冠軍。她成長於原民家庭,特別瞭解原民的飲食問題,如:習慣以醃漬食物等保存食物,長期攝取過多的鈉;狩獵文化會攝取較多的動物性脂肪等,如豬油、內臟等。加上耕地有限,且靠一周兩次的賣菜車販售蔬菜,蔬果攝取量較少。因而採用保健系友、營養師尤偉銘所任職的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開發的食物分類營養餐盤,用來控制平日食物份量與營養分配。
擔任臨床職能治療師的李雅琴同學,在這次計畫中負責評估長輩上肢活動能力改善的評估,她說,除了以運動復能,改善行動能力外,加強營養照顧更能有效改善肌肉質量,達到提升長輩行動能力的目標。商設系的邱瑾蘭、劉昉欣、蔡善昀同學則負責設計視覺鮮明的營養教育看板和教材,使課程進行更加有趣,並增加長者的手部活動頻率。
大安溪柏拉罕基地文化健康站陳婉佳組長表示,非常感謝亞大保健系協助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共同為改善據點的原民健康努力,這次的計畫改變了據點照顧服務人員備餐觀念與技巧,提升了供餐志工在質地調整飲食、備餐技能等,將全面落實推廣這樣的共餐模式。

亞大保健系深入台中市達觀部落,(由左而右)李明明主任、擔任主廚的林慧婷同學、大安溪柏拉罕基地文化健康站陳婉佳組長合影。